鉴于事件的严重性,段子羽在营门口没有再逗留。
匆匆辞别朱隽,回到了兵营宿舍。与皇甫坚寿、丁平、李大牛、潘凤仔细一说这个发现,四人听的大张其口,竟半天没有一个人说出对策来。

段子羽莫名的想起诡计多端的方银宝。感叹若是他在,就算拿不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计策,也可以就其中要点做出点评。

最终,还是丁平先开了口。

“赤眉军有意调离七万禁卫军,很明显是为了攻击皇宫。这事情非同小可,幸好七万禁卫军没有参与湖县平叛,否则一切就难测了。”

听着丁平的感叹,皇甫坚寿也叹道:“赤眉军已经反叛,不会有实力分兵隐藏在帝都。一时之间,真猜不透是何人在打帝都的主意。莫非是赤眉军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段子羽本想说幕后推手是太平道。因为当今天下,能有实力攻打皇宫的也只有太平道了。可是没有证据,亦没有蛛丝马迹可寻,对此他也不是很肯定。只是一种猜想。

就算说出来,也不会得到别人认同。此时的太平道广施恩惠,救人于苦难,给贫苦百姓以信仰,朝庭都下旨褒奖。更别提在普通百姓心中的伟大形象了。

李大牛对此一窍不通,所以很安静的在犯困。

潘凤眨巴着大眼睛,左思右思也是理不出头绪来。他不明白,仅仅凭赤眉军的叛变,是无论如何推断不出,有群歹人要攻击皇宫的。“禁卫军没有奉命离都,就算有歹人也没有机会动手,这个不用担心啦。”

皇甫坚寿突然想通了似的,惊出一身冷汗:“若是赤眉叛乱久久不平,恐怕禁卫军就要出动了。到时……”

众人暴骇。

段子羽当即下结论:“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人在打帝都的主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快速剿灭赤眉叛军,阻止禁卫军离开帝都是化解这次危机的一个方法。

这样吧。丁师兄返回书院,暗中调查是何人在策划这次事件。攻击帝都没有数千人根本不可为。这么多人突然涌进帝都,虽然隐藏了起来,但是不是很难查的。

大师兄、李师兄、潘师弟就同我留在兵营,明天一早随大军赴弘农郡平叛,择机行事。”

段子羽盘算着尽量让乱世来的晚一些,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自身实力。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丁平连夜返回书院,与白风、诸子恒三人秘密调查。

次日,在西营报道的两千余武生在汉武府官吏的带领下,向叛军弘农郡进发,号西营武生军,简称西武军。

因为众武生的体能不错,而且是自带干粮,减少了生火做饭的时间,所以日行五十里。

同日,赤眉西进叛军,攻陷西进长安的要城华阴,西进兵力达到八千,距陪都长安剩两百二十里;留守东线弘农城的叛军兵力过万。

第三日清晨,西武军通过函谷关,进入弘农郡地界。

赤眉西进叛军攻陷郑城,西进兵力进一步扩大,增至九千,距陪都长安一百六十里;弘农城留守叛军进一步吸纳灾民,兵力达一万二千。

第七日,西武军到达陕县,距离弘农城仅四十里。并在野外扎营,停止不前。之后东营武生军、南营武生军、北营武生军相继赶到,武生军人数达万人。

赤眉西进叛军围攻距长安八十里的新丰城,与当地豪强组织的丁壮发生惨烈激战,被击退。叛军人员缩减至八千;弘农城留守叛军兵力达到空前的一万五千。

而长安的汉军仅有一千老弱,外加紧急招募的三千新壮。因为新壮是强行征募,所以士气低落,战斗力极为低下。

第十三日,新丰城失守的消息传至陕县,众武生军沸腾,纷纷对停止不前表示抗议。汉武府官吏顶住压力,声称在等待援军一起行动。

第二十日,长安遭遇赤眉叛军攻击的消息传至,众武生军再次沸腾。而汉武府官吏口中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实际上,向周围二十二郡抽调百兵的法令被当地太守以各种理由拖延。二十天过去,只有三郡抽调出兵力,且数量明显不足,分别是二十、五十、六十。对此,河南尹何进大怒。同时感叹幸好有曹操的献计,否则错误就更大了。

不知是哪位武生得到的消息,说出了汉武府率他们此来的目的只为迁制叛军主力,没有打算让他们杀敌建功。这个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武生军中掀起轩然大波。

当然,除了曹操之外,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就是曹昂偷偷放出去的。

渴望获得战功的众书院武生对此次行动极为不满,纷纷私下商议,决定脱离汉武府的不当管制。于是四路武生军纷纷推举合适者,以带领众武生前去围攻弘农城,收复失地、建立军功。

汉武府官吏对这些书院武生本就没有管理权,而这些官吏又怕得罪武生中似袁氏兄弟这般的贵族子弟,所以对于武生们的推举行为丝毫不敢插手,只能发信向汉武府求援。于是众武生更加大胆,将汉武官吏彻底抛弃。

东武军以汉武书院袁氏兄弟为领袖;南武军因选举不当,产生多书院为领袖;西武军以西盟书院大师兄为领袖;北武军因为没有领袖而解散,依附于其它三方面武军。

于是三方面武军领袖围坐一堂,商议进攻弘农城之策。

段子羽没有参于选举,否则在西武军方面,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西盟书院大师兄当领袖。

之所以退出选举,他有自己的考量。

(今天好忙一个,本是三更的。还请诸位让血狼请个假,欠更一章。明天果断补上。血狼在此告罪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