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这种诱惑英国人是无法抵御的,为什么?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他们先拔头筹的有了哈维装甲,应该满足了。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小看大英帝国对海军狂热了。
雄心勃勃的两强法案诠释了这个国家维护海权的信心,在数量上压倒对手只是第一步,在十九世纪末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军事装备上,质量上占据优势也成了皇家海军头头脑脑密切关心的头号大事。

实际上在这之前一二十年里,皇家海军虽然数量庞大,但是质量上并不比第一号潜在敌人法国海军强。原因很简单,就是日不落帝国也无法负担一支纯粹的高技术装备海军,他需要的是数量庞大造价相对低廉的快速巡洋舰护卫海上交通线和分布在全球的殖民地。于是防护巡洋舰就成了约翰牛的最爱。

但是到了1885年以后随着新式火炮、新式水管锅炉、新式炸药的普及,便宜的防护巡洋舰越来越无法抵御装甲舰的挑战。为了利益和安全牛牛们当然对可以立竿见影的提高防御能力的新型装甲异常关注。在他们看来有了新的装甲自然可以维持防护巡洋舰这一舰种的生命力,那样自然的也不用马上就建造大批昂贵的装甲舰,这对于19世纪末很差钱的大英帝国来说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弗雷德里西的头号潜在买主自然也就是英国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搞到技术第一个就联系英国人的原因。不过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也是清楚的,实际上弗雷德里西从来都是一稿多投榨取最大价值。在他联系英国人之后,立刻他又联系到了大秦国驻英国公使馆参赞林瑞祥。

弗雷德里西为什么会联系中国人呢?说起来很简单,在这两三年以来欧洲军火市场上的头号大主顾就是中国,在南北两洋的巨额资金投入下,不管是成套的枪炮生产线、大批量的络绎不绝的军舰订单还是看不见的技术转让协议,都让欧洲的各大军火贩子们赚了个满盆钵。

什么都感兴趣、资金充沛、付账爽快,这样良好口碑的主顾哪找去?说实话弗雷德里西想开辟中国市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可惜的是他的情报都是偏向欧洲的政治层面,这对于万里之外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眼下好容易搞了点技术,就当作投石问路好了。

在弗雷德里西风风火火准备开辟中国市场的同时,皇家海军情报局局长格里尔少将却在第一海军大臣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说实话这让格里尔很气愤。

“那个该死的老混蛋!”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也没能让格里尔的情绪平复下来,他激动挥舞着拳头朝查尔顿比划说:“你知道那个老混蛋跟我说了些什么吗?杰克!”

查尔顿当然知道格里尔口中的老混蛋是谁,但是他并不打算指责那位第一海军大臣,换做是他恐怕也很难答应花几千英镑从一个毫无信义可言的多面间谍那里,买一份还不知道是不是子虚乌有的技术。

查尔顿平静的问:“怎么说?”

“打官腔,然后告诉我海军情报局今年的经费已经用完了,如果一定要买这份情报可以在下一个财年申请预算!”

“噗!”查尔顿将嘴里的咖啡全喷了出来。

“你也觉得很好笑不是?”格里尔抽出一些纸巾递给了查尔顿,继续说:“下一个财年,等下一个财年恐怕弗雷德里西先生的技术早就被其他买主用于生产了!我恨这该死的官僚主义!”

查尔顿不动声色的摇摇头,实际上他对于格里尔的抱怨并不是十分赞同,恐怕第一海军大臣不同意拨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不相信德国人能研究出比哈维装甲更好的东西来。根据他所知道的,海军部对于哈维装甲不是一般的满意,听说这种新型装甲比老式的钢面铁甲强了一倍有余,而且哈维装甲也不过是刚刚开始大批量生产,现在让海军装备局和私营船厂的那些吸血鬼重新上马一种新工艺,估计谁也不会有太高的热情。

“那我们怎么办?就此放弃?”查尔顿擦了擦嘴角问。

“不,杰克!”格里尔沉思里一会,说:“我有预感,这回弗雷德里西先生恐怕是搞到大鱼了。我们不能就这么错过机会!你知道的杰克,我们情报部门需要正名,那些老古董们看我们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果我们拿不出像样的成绩,恐怕不用等到下个财年,今年我就得被迫退休,而你们也会失业!”

查尔顿当然知道格里尔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不光是国会就是海军内部不喜欢情报局的人都不是少数,对骄傲的英国绅士和贵族来说君子不偷看他人的信件,在他们看来搞情报工作的和干小偷的没什么两样,都是些卑鄙和肮脏的勾当。认为必须堂堂正正击败所有对手的贵族和绅士是强烈鄙视这个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报局的运作自然是举步维艰,很难去得什么像样的情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正人君子们自然是要求撤销这个光吃饭不干活的“闲散部门”。

“您有什么好办法?”听完了格里尔慷慨激昂的演说查尔顿问道。

顿时格里尔哑口无言,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他总不能也出去把办公楼抵押了借高利贷充当经费吧?更可况就算抵押了也搞不到八千英镑这么多钱,八千英镑再添点都够造一艘炮艇了!

“没有!”格里尔沮丧的摇了摇头。

查尔顿隐蔽的嘴角抽动了几下,他其实早就知道格里尔没有任何办法,虽然这位顶头上司很敬业,但是在他看来格里尔完全不适合搞情报工作,他还是和普通英国人一样太呆板了,不懂得迂回和灵活应变。而搞情报工作最需要的就是后者。想到这他忍不住提醒道:“先生,既然我们付不出钱,那我们就需要转变一下思路了。”

“哦?你有办法?”格里尔高兴的问。

“算是吧!”

“说说看!”

“我认为目前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最简单最便宜的是由我们出面去让弗雷德里西先生的债主们帮忙,我想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会很容易的搞到我们需要的一切!”

“那些高利贷恶棍凭什么帮我们?要知道弗雷德里西只有卖掉了情报才可能还账,而帮我们的话他们资金可就泡汤了。”格里尔皱眉问道。

“很简单,这只需要一点小小的行政手段,我想这帮人屁股没有一个干净的,苏格兰场的先生们能很好的和他们沟通。而他们也很愿意配合工作。”

格里尔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问:“第二种呢?”

查尔顿心里叹了口气接着说:“那我们就和弗雷德里西先生打个商量,让他先把情报给我们,等我们验明真伪后再付账。”

像格里尔这样的绅士看来还是无法接受太过于阴险的手段,他点点头说:“嗯,这倒是不错。”

“不过这样我们恐怕还是得掏大笔的英镑。”查尔顿小心的提醒道。

“先实行第二套方案。”格里尔仔细的考虑一会后拿定了主意。

“好的,先生。”查尔顿站起身来心里不由得又叹了口气,然后略带讥讽的加了句:“真希望弗雷德里西先生和我们一样通情达理!”

弗雷德里西当然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你听说过哪个赌棍好说话的。实际上同一时间,弗雷德里西和林瑞祥在海德公园的第一次会面就因为价格问题不欢而散。

不能不说弗雷德里西实在是太黑了,同一样东西,他给英国的报价是八千英镑,而给林瑞祥的报价却是两万英镑,贵了一倍多。两万英镑就是十三四万两白银,对于这样的漫天要价林瑞祥当然不能接受。

林瑞祥是什么人?十五六岁就跟着文彦轩的父亲出海做贸易,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样的洋人没接触过?要不然文彦轩也不会大力给左唯湘推荐,让他打理南洋在英国的事务。

两万英镑林瑞祥所代表的南洋不是拿不出,但是这做买卖不能当冤大头吧?再说阅人无数的林瑞祥对弗雷德里西的第一映像就不好,像他这样油嘴滑舌满嘴跑火车的洋人林瑞祥可是见多了,这样的基本上都是骗子。

当然林瑞祥也不是就此对弗雷德里西不屑一顾,其实上他对弗雷德里西所说的克虏伯公司的新型装甲技术同样是非常有兴趣。实际上他对这种新型装甲并不是一无所知,早在几个月前南洋水师准备在欧洲订购两艘万吨铁甲巨舰的时候,德国人提出的投标方案里就有提到这种新型装甲。据德国方面透露此种装甲比南洋现用的哈维装甲强百分之三十以上。可惜的是南洋最后相中的是英国人的方案,自然的新式装甲也就无从谈起。

而现在弗雷德里西竟然说他掌握了此种装甲的生产技术,这一消息无疑让林瑞祥兴奋万分。不过做生意得沉得住气,尤其是做这种高风险的买卖,所以一方面林瑞祥并没有表现出猴急的姿态只是稳住弗雷德里西,而另一方面他立刻急电国内通报情况,然后高薪聘请私家侦探探查弗雷德里西的底细。于是乎一场中英两国之间争夺新式装甲技术的暗战就此打响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