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水师即将面临一场新战斗的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冲绳岛上,恶战还在继续。一个星期以来,金斯顿上校带着部队追着日本人的屁股收复了大半个冲绳岛,然后上校很悲哀的发现他遇到了大麻烦。
他的麻烦不光是那些烦人的日本猴子,更大的麻烦来自补给线,在这个泥泽一样的小岛上,几十公里的距离就和登天一样难。

下午两点钟,金斯顿正在同几个炮手一起喝汤吃馒头,像这样的正餐,在第一旅已经只有司令部里才能享受了。可天不遂人愿,正吃喝间一枚炮弹怪叫着俯冲下来,声音凄厉,大家不由得竖起耳朵开始仔细倾听,老兵们对这手都十分在行!

“我的天!”老兵叫喊着,利落的翻身钻入了旁边的掩体,从他矫捷的身手看,这位仁兄没少做过这样的考验判断力和反应力的锻炼。

“找掩护!”金斯顿大喝一声,几乎在命令出口的同时,他也跳进一个日军挖的猫耳洞。这可不是演习!

炮弹呼啸而下,落在聚餐的位置,准得不能再准了,一顿难得的午餐就此报销。而更糟糕的不是午饭没了,而是这个大铁家伙毫无动静!沉默的场面,能让每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为之胆寒,脑袋掉了不过是头点地,可这样无声的折磨谁受得了?好歹给个痛快的不是?

等了半天,炸弹没响。金斯顿带头钻出来,看到炮弹钻一头插在泥地里,弹尾还露在外面,活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堆中的驼鸟。

“该死的猴子!他们的炮弹和为人一样让人厌恶!我们继续吃!”金斯顿又拾起了饭盒轻松的说着俏皮话,指挥部的头头脑脑也各自从掩体中钻出来,大家都很庆幸,要是炸弹一响,这顿饭怕要与上帝共同分享了。

“把汤掀光了,只好喝水了。”金斯顿用勺子敲敲露在泥土外面的弹尾。“看来日本人的炮弹和他们的身体一样已经发霉了!”

尽管守着这个黑家伙吃饭大家都感到很不舒服,可是谁也没离开。他们就这样把后半顿饭吃完了,据说后来这枚发霉的炮弹成了当时某个在场的英**官的纪念品,后来还被送进了战争博物馆,理由是幸运。当然,在战场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幸运,另外一些士兵运气就很坏。一枚同样的炮弹也落在了他们头上,几名士兵被炸成肉片。

总之,冲绳岛的战斗激烈而又混乱。地方太小,双方就像一群喝醉了酒的流氓,在一个挤满了人的酒吧里舞刀弄枪,动一动就要伤着人。

但是,被日军炮火击伤需要不是一般的运气,他们虽然还保留着火炮,但弹药所剩无几,而且前一段的暴雨,让几乎所有的弹药都受潮了,能炸响的只有十之一二。对于南洋的战士来说,敌人大炮远没有他们精准的枪法可怕。

查尔斯·布莱尔上尉指挥的连队就在日军精确的火力下遭到了巨大的伤亡。但为了攻下对面的山头,他又不得不组织进攻。他抓起一名士兵,那人卧在掩体里,满身都是泥浆。他让翻译对那人说:“伙计,准备冲锋吧。冲绳岛可不是西班牙,对面可没有火辣的小妞。看到那条沟没有,从右手边过去,我们会掩护你的。”

虽然不知道西班牙是哪里,但火辣的小妞那名士兵还是明白的。有些神经质地点点头,他扶正了头上的军帽,刚跃出掩体,就被子弹打断了小腿跌倒在泥潭里,随即而来的子弹立刻洞穿了他的脑袋,一眨眼就被打成筛子。

布莱尔又让另外几名士兵去冲锋,也遭到伤亡。

于是,他决定亲自组织一次出击。这些猴子不会撤退,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日本人杀光,而且根本就不打算投降。布莱尔当然知道人皆惜命,手下的小伙子里有不少还没碰过女人,有的人还想讨一两个老婆或者买几亩地,有的人打算开一家店或者继承做点小买卖。但不冲锋不行,世界上从洪荒蛮古时代起,就有了军人,职业军人必须无畏地面对死亡.

查尔斯把军帽丢掉,擦了擦MLM步枪上泥水,让手下的士兵都装上刺刀:“准备冲锋——冲啊!”

他们冲出掩体,不顾伤亡,终于摧毁了两处日军火力点。

战斗打得极为惨烈,但行家却看不出精彩。绝大多数战斗目的不明,缺乏指挥,互相间很少联系和配合,几乎全是单兵和小群之间的混战。迂回困难,包抄无路,火力施展不开,也没有可以藏身的死角。在几个足球场大的地方,大约一百多中**人同数量不明的日军对抗。这里到处是迷津,到处是陷阱和冷枪。双方的生命在这种对抗中都进射出异样的火花,连队中随时随地有英勇行为发生。

布莱尔的连队,说是连队,现在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领导着哪些人了,伤亡高得惊人。有许多人连尸体也找不见。杀红眼的士兵们为了帮战友复仇,也许抱着炸药包就冲入了日军的猫耳洞,最后同鬼子一块儿埋在泥坑里面。他们看不见日本人,不知道他们藏匿在何处,只要见枪口的闪光,一些人还不知怎么回事就倒地不起。其他的人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掩蔽物:椰树、残桩、工事、壕沟、弹坑、岩石,用原始的牙齿和拳脚、冷兵器匕首和刺刀、现代的炸药、机枪、步枪、手枪来拼杀。

烈日炎炎,大地蒸腾,冲绳岛上白得发腻。没有水,只有血。没有爱,只有恨,没有怜悯,只有残忍。后来,到大约四点钟光景,也许是日军伤亡过重,或者是打得疲劳了,也可能是中国士兵的战斗经验达到某种升华。布莱尔的人马,在增援部队的支持下,缓慢而坚决地前进,像压路机一样把沿途的日军碾成齑粉。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布莱尔英勇的部下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所以他命令士兵暂停攻击,稳住战线,防止日军夜袭。于是一个残酷的白天就这么过去,而等着布莱尔的将是一个更加残酷的黑夜!

亚洲军队历来重视夜战。日军对夜袭更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夜晚是属于日本人的。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位著名战术家拉萨尔·欧什说过:“如果剑短,就多冲一步。”相反的:“如果剑长,就后退一步。”长于火力、协调、技术装备和集团作战的欧美军队,无论是循规蹈矩的步兵,骠悍的骑兵,还是自负的海军,对黑暗始终有莫名其妙的恐怖,黑夜是敌军的盟友。

布莱尔打点人马,调整部署,准备过夜。他手下的人员是一堆大杂烩:士兵、工兵、车夫、医生、文书,什么人都有。他把这批人分成四批,又任命了三个新的指挥官,让他们指挥这些人员挖掘好简易工事,驻守在四个互相支撑的火力点中。每个火力点由几个日军弹坑和猫耳洞组成。由于工兵铲不够,工事挖得挺草率,幸而到处都是泥浆,只要在里面打个滚是人是鬼都分不出来。老兵守外围,没上过阵的人在里头,枪架好,弹备足,一有动静就开火。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东西,一律照打不误。如果防区被渗透,必须就地死守,不准逃跑,否则就地枪毙。

虽然布莱尔的计划是很好,但是正所谓百密必有一疏,他的火力布置覆盖了阵地的整个正面,但是后面和侧面却是异常的空虚。而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迂回包抄!

数不清的日本兵从布莱尔阵地侧后方的林中冲了出来。他们根据事先精心选择的冲锋路线,采用一贯的战术:密集的正面、窄狭的区间、很高的冲击速度,极大的冲击动量。没见过这阵仗的人,势必会感到恐惧。因为他们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冲到了面前。

第一个几乎中招的就是布莱尔,当时他正在后方查看物资,一不留神,成批的日本兵端着刺刀就杀了过来,那一瞬间布莱尔慌忙端起步枪死命的扣动着扳机,但他却忘记了打开保险!

两军对垒,是生是死往往就是那么一霎那,而布莱尔却恰恰浪费了宝贵的时光,明晃晃的刺刀离他只有三寸,就在他以为自己要见上帝的时候,他身边的传令兵英勇的扑到了对面的敌人。

剩下的事情布莱尔已经有些回忆不起来,也许是血腥的刺激让他进入到一种疯狂的状态,而忘记了战斗的细节。那一夜他只知道杀!杀!杀!他不知道自己干翻了几个日本猴子,只知道最后自己的枪刺拧成了麻花。

清醒之后,布莱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自己的传令兵,一个非常年轻的中国小伙子,说实话他连对方的名字都没记住,那是一串非常绕口的发音。但是布莱尔发誓从这以后,一定要记清楚每一个自己认识的中国人的名字。

最终,布莱尔找到了他的传令兵,他四肢瘫软,头上、胸前和手臂上都是血,双眼无神的半合着,几股滚滚的血液正从他的身体里流出。这是一张多么年轻的脸啊!布莱尔的心仿佛被揉了一下,巨大的辛酸一股脑的涌上了他的喉头,几乎是用尽全力的他怒吼起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