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风”号超过十二节的速度航行时,即便海面上风平浪静,战舰内也颠簸得非常厉害。没有别的,三级膨胀蒸汽机就这德行,使用这种动力的船都有这毛病,速度一高它就开始“颤抖”。
“将军,咖啡!”

费希尔接过了副官递来的冒着热气咖啡杯,喝了一口后,顺手就放在了旁边的海图桌上。他现在可没心思喝咖啡,他心急如焚,只希望自己乘坐的这艘小炮艇能再快一点,时间不等人啊!

前方,暴雨袭击的海面上,能见度不到两海里。

真是鬼天气!

只是,马六甲海峡的天气就是这个样子,谁让他处于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到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

见到费希尔抬起手腕,副官赶紧说道:“将军,现在是三点半。”

费希尔点了点头,目光又回到了前方的海面上。

费希尔为什么去新加坡,而且似乎还很急?

和费希尔一样,德雷尔和李德曼也很急,在新加坡附近海域,整个舰队完成了为期十天的高强度训练,才回到港内就被几封电报搞了个措手不及。

一共三封,头一封是四天以前的。电报上鲜红的特急二字刺激着德雷尔和李德曼的眼球。整个电文很简单,寥寥十来字,但是里面透露出来的紧急意味还是让他们吃了一惊。

“日本事变,李、德率舰队速回!J.F”

J.F这个缩写只要是皇家海军的成员都知道,指的就是“JackieFisher”,也就是他们敬爱的费希尔将军,这是他的绰号。巧合的是这位老头就是叫约翰?费希尔。

雷德尔和李德曼还来不及交换意见,第二封电报又是两个鲜红的“特急”题头!不过这个是三天前的。

“事急,速回电!J.F”

“我去回电!”李德曼转身就准备往电报局跑,不过德雷尔一把就将他拉住了。

“看完最后一封再说!”德雷尔把最后一封同样是特急的电报丢给了他。

“整舰备战,我于五天后与你会和!J.F”

“今天几号?”李德曼看了看电报的日期问。

“将军大概还要三天才能到。我们还有准备时间!”

“该死的,我去召集小伙子们,你去军械局搞弹药,但愿那群小混蛋没有像兔子一样一哄而散!”

德雷尔当然知道李德曼说的混蛋是谁,除了水兵还能有什么人,这帮人只要一靠港基本上就四处寻欢作乐去了,想把他们捉回来可不容易。

德雷尔摇了摇头,一路狂奔向皇家海军的军械局跑去,说实话,他的任务比李德曼还要重,这次舰队出港可是进行了大量的实弹射击训练,消耗了不少船上的备弹。估计现在的备弹只有平时(相对于战时而言)的一半了,如果不进行补充根本无法支撑一次高强度的炮战了。

不过难的就是在这,如果这是在广州,他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去岸上的军火库搬。但这是在新加坡,是皇家海军的军港,想从那群老官僚手里搞到炮弹,那可是比登天还难,毕竟不是自己人嘛!

德雷尔一边跑一边不断的诅咒着那些该死的日本猴子,虽然他们一直根据云彦轩的电报在小心的准备着,但“畝傍”号都回去一个月多了。除了在外交上不断的和秦国礼部打嘴仗外,日本人仿佛一点开战的意思都没有,连李德曼都以为是海军的情报机关搞错了。但谁知到他们才一放松,把舰队拉出港去搞一次高强度的战术训练,日本人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动手了。

这个时间差简差直是打得太好了,好的让人不敢置信。在1892年,无线电报还没有发明,最快的通信方式就是有线电报。有线电报最大的缺点就是通信的随意性上太差,像德雷尔这样的跑到了海上,除非有人开船去给他送信,不然别想收到。所以这个年代在大海里进行战斗,就需要一些速度特别的快的通报舰,他们的使命就是传递命令。

本来德雷尔是准备留下一艘炮舰担当这个使命的,不过他们俩一放松,再加上满脑子都是想着舰队训练的事,就把这茬给忘了。而官僚主义横行的皇家海军,当然也没有给外国海军送信上船的习惯。

德雷尔甚至可以想象,等费希尔将军到了之后会怎么收拾自己。他叹了口气,如果换一个皇家海军合格的指挥官,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的。看来自己还是缺乏指挥这种大型舰队的意识和经验,以后还要好好努力啊!

而另一边日本联合舰队就像他们早先计划的那样,兵分两路,一路以伊东佑亨少将为提督,以“浪速”号为旗舰,包括“秋津洲”号、“高千穗”号、“千代田”号、“畝傍”号(历史上的畝傍是一艘设计不成功的军舰,在回日本的路上就沉没了,这里为了加强日本人的实力,让它回国了)等新锐巡洋舰为主力,共计十五艘战舰,准备北上伏击北洋水师。

另一路以坪井航三少将为提督,以老式铁甲舰“扶桑”号为旗舰,包括同为老式铁甲舰的“比睿”号、“金刚”号和老式无防护巡洋舰“海门”号、“天城”号、“葛城”号,还有著名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也参与其中。当然这个时候的“大和”和“武藏”可没有后世那么光鲜,现在的这两舰不过是铁胁木壳、正常排水量1502吨、航速不过13节的老式帆桨混合动力的巡洋舰。

坪井航三的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攻取琉球,并在台湾海峡方向拖住南洋水师。说白了就是为伊东佑亨舰队争取时间,等伊东佑亨消灭了北洋水师后再合力消灭南洋水师。

说起来坪井航三的任务不是一般的重,他的舰队虽然拥有八艘巡洋舰多于南洋水师的五艘,但舰船多是服役近十年的老掉牙货色。虽然数量上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优势,但是在质量上可是差了南洋一个时代。他的巡洋舰编队时理论上最快航速是十二节,而南洋水师则理论上可以达到十五节。虽然还没有达到相差四节的“分水岭”,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实际上坪井航三的舰队由于都是老船,舰上轮机十余年的损耗下来,想跑到最高航速那简直是做梦,就是在强压通风下,拼死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估计也持续不了几十分钟。

所以在战时他能以十节的速度维持队形都很不容易,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为了给他的舰队扩充实力,西乡从道把“大岛”、“凤翔”两艘炮舰也拨给了他。这其中可怜的“凤翔”号最大航速不过区区七节。如果坪井航三想让“凤翔”号不掉队,那他的舰队航速就根本不能快于七节。所以,实际上他和南洋水师的速度差别早就过了“快四节”这个分水岭。这就意味着在海战中南洋水师可以很轻松的抢占阵位,然后很轻松的保持有利于己方的炮击距离,就是万一出了什么妖蛾子南洋水师想要开溜,坪井航三也只能干瞪眼。

这还只是双方在速度上的差别,不算南洋水师的炮舰,在吨位、火炮和装甲上坪井航三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

南洋水师五艘主力舰总吨位为15702吨(标准排水量),坪井航三的八艘主力巡洋舰为15462吨(正常排水量)。如果双方把参战的炮舰也算上,这两个数字就分别变为21182吨(标准排量)和164吨,坪井航三舰队不到南洋水师的百分之八十。

再看火炮,首先技术上双方就有代差,南洋水师装备的全是新型的速射炮,而坪井航三除了“大岛号”装备了四门阿姆斯特朗4.7英寸(120mm)速射炮外,其他的都是老式架退炮。

架退炮和速射炮比起来,在射速上可不是差了一点半点。先说架退炮,1890年以前,一般火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整体后坐。因此,不得不把火炮设计得很笨重,造成在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浪费时间,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是炮架整体后座所以也就称之为架退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火炮设计者尝试着在炮架上安装一个缓冲器,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经过长期摸索,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期,火炮的制退复进机终于被创制出来。其实制退机就是个能量吸收器,依靠它的形变将火炮庞大的后坐力吸收掉。从结构上来说它就是大管子套小管子,管子之间填有吸收动能的物质。原理结构都很简单,但是对机械加工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在当时也算是高科技产品吧。

从现实来讲,装备了速射炮的南洋水师,在每分钟的投弹量上大大领先于坪井航三舰队。只要不出意外,南洋水师可以像下雨一样向坪井航三舰队倾泻弹丸。当然战场上难免都有点意外,有人为的也有客观存在的,毕竟速射炮还属于“先进技术”,难免有点技术上的缺陷,想完全不出问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在这方面就主要看交战双方的人品如何。但总体而言日本人很吃亏。

最后说说双方的装甲,双方舰队里各拥有三艘装甲舰,其中坪井航三舰队的是“扶桑”号、“比睿”号、“金刚”号。这三艘船装备的都是熟铁甲,而南洋水师的军舰,由于比扶桑他们晚十几年服役,正好赶上了装甲技术革新的头班车。拜美国工程师哈维发明的哈维表面硬化法所赐,南洋又有防御上的优势。

因为使用哈维表面硬化法加工出来的镍钢装甲,要比老旧的钢面铁甲抗击打能力强一倍左右,比普通镍钢装甲强一半,而比更老旧的熟铁装甲那就更是强得没话说了。当然新式装甲的造价也要贵许多,像北洋在德国采购的两艘2900吨级装甲巡洋舰,造价合计是173万两,而南洋在英国采购的两艘标排2400吨的,用了哈维装甲的防护巡洋舰却花了150多万两。前者平均每吨造价是298两白银,而后者平均每吨造价则是364两白银,相差了60多两。

说实话这也就是南洋水师奢侈,环顾世界,当时还没有哪国海军肯下这个血本,就是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型的战列舰君权级,也还是用的老式钢面铁甲。当然这不是说皇家海军差钱,只是对于新事物大伙都没什么信心。大秦国是初来乍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新建海军不怕吃亏。但那些老牌海军强国就不行了,稍微有个闪失,那就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保守也就在所难免。

比如设计君权级战列舰的时候,为了一个提高干舷的事,皇家海军的设计部门来来回回拉磨似的折腾几个月。哪怕是设计师怀特爵士拿出了可靠的论据,到最后还是造了一艘低干舷的“胡德”号作为对比试验。

由此可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多么不容易。不过,也不能说秦国的海军决策者多有先见之明,其实他们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不值得夸耀。

其实整个日本的海军部也知道,坪井航三舰队就属于炮灰,给他订的目标就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还得拖!根本没指望他的舰队能有什么战果,只要他不把舰队全赔进去就算天大的成功。

在西乡从道看来,只要他能消耗一点南洋水师的实力,就算完成任务,整个计划的关键还得看伊东佑亨的北上舰队。而让西乡从道寄予厚望的伊东佑亨,在这段时间又在做什么呢?这话还得从十天前说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