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里还算“平稳”的镇海舰,一出了珠江口开始“不老实”了,正值台风过境,大风一吹,江涌浪急,五千吨的“镇海”号别说“镇海”了连普通小兵都镇不住。她是上下起伏左摇右摆,晃得李俊荷头晕脑涨,到这时候他才知道李德曼为什么给他们一人发一个木桶,原来是“交公粮”用的。
没出过海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交公粮”的意思,所谓的“交公粮”说白了就是因晕船而呕吐!晕船的呕吐是极为难受的!它与酒醉的呕吐完全不一样!醉酒时,一吐了之,浑身也就感觉舒服了。而晕船呕吐,是越吐越想吐,越吐越难受!先是把腹内的食物吐出来,接着是吐出汤羹状的“黄汤”,再接着吐胆汁绿水,此时是口感最苦的时刻。等到吐得不能再吐的时候,也就到了最难受的时候——五脏六腑好像就要爆裂一样!

那是头脑发胀,呼吸困难,张着大嘴,喘着粗气,冒着虚汗,用尽全身仅有的力气却呕吐不出任何东西,而一种莫名其妙的泪水更是毫无控制地流淌下来!就是女人生孩子,也没有这么遭罪吧!

所以船上的水手都知道一首名曰晕船呕吐“十字令”:“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实在难受!”

不过李俊荷觉得这个描述还不十分到位,他稍微做了更改:“一身冷汗,两眼无神,三餐难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脉紊乱,九魂飞散,十分难受!”

“镇海”号在大海里不过是一叶扁舟,随着波涛左右、上下、前后晃动,再强壮的人也吃不消这种非人的折磨。反正出了珠江口不到两天,全船除了维持正常值班的船员外其他的全部放下手中的活计保存体力,抗晕船成了最重要的任务,李俊荷现在算是明白了以前亨利说出海是受罪的意思了。

这里面最惨就是那位娇滴滴的千金小姐文雅怡了,这几天给折磨得那叫一个花容惨淡,基本上船动她不动,船不动她才象征性的动弹两下。不过让李俊荷惊奇的是,这位大小姐哪怕是再不舒服,每天一个小时的英语课她是从来不会中断。说实话李俊荷都有些佩服她了,当然只是有一些而已,他对这位大小姐的整体映像还是没有好转,主要是她的教学方式李俊荷实在不能接受!你说教英语你就好好教嘛,但这位大小姐不,一个小时的课程里至少有半个小时她在大谈法国大革命、谈人权、谈民主并大肆抨击儒学,这个李俊荷就不能接受至少不能完全接受。

“惜义、省之,到你们俩值班了。”

田辉和大牛互相搀扶着,腾云驾雾一般摇摇晃晃的走进了舱室。李俊荷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过得还真快,又到了他和汤海凌上工的时间,挣扎了半天他才从吊床里爬起来摇醒汤海凌,面色苍白的他是万分不乐意的跟着向轮机舱进发。

十分的不幸他们这六个倒霉鬼首先就被分到了轮机舱实习,别的岗位还好说,现在这个天气基本都歇了,可轮机舱不行!它如果停工了“镇海”号就直接失去了动力。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一艘没有动力的船漂在海上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当然和他们一样倒霉的还有学习操舵的和机电的,都是一群难兄难弟,身边放个桶,边吐边工作。

李俊荷和汤海凌走在昏暗的狭窄的过道里,整条船都静悄悄的。没人说话也没人走动,静得可怕。只有海浪与金属碰撞发出的巨大嘭嘭声,要么就是船体扭曲发出的瘆人的吱吱嘎嘎声,就像一条幽灵船,偶尔“飘”着过来的一个人能吓你一跳。

轮机舱没别的就是热了点吵了点脏了点累了点。像现在其他舱室只有十七八度,而这个舱室至少要比外面高三十度,一靠近就觉得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在这里不管春夏秋冬都是一身“短打”,没办法谁叫这里矗立了四台大锅炉,没法凉快!

其实热还不是最大的麻烦,这个地方最可怕的就是吵!那两台直立式四气筒三级膨胀蒸汽机每一分每一秒都往复的做着活塞运动,咚咚咚咚的没完没了,那感觉就像两面鼓不停的放在你耳边敲,时间长了不神经衰弱才怪!

然后就是脏了,这年头都是燃煤锅炉,一烧起来那是黑烟滚滚粉尘乱舞,值一趟班下来浑身上下除了两个眼球是白的,其他的地方都是黑的,鼻子里耳朵里嘴巴都是煤粉,每天下工之后李俊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清洗,当然在轮机舱当班唯一的好处也就是用水方便一点,要不然在这干长了估计不得肺痨才怪。

最后就是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只要船不停轮机舱就不能歇,有时候船哪怕就是停了,锅炉也不能完全停,因为一旦完全熄火再要重新启动锅炉那要花的时间是非常长,所以轮机兵得跟着锅炉转,就像现在别的次要岗位都能休息可他们还得值班。

值班都干些什么呢?别以为就是盯着锅炉发呆,没那么轻松!首先就是给锅炉加煤,这个全凭人力一铲子一铲子的从煤仓运往锅炉,有时候轮机舱附近的煤仓中的煤消耗完了,还得发动大量的船员帮忙把远一些的煤仓里的煤往近处的运;其次的工作就是检查轮机状态,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得检查一遍蒸汽机和锅炉的状态,看有没有出现机械问题,另外输送蒸汽的管道也要检查,这玩意万一泄漏喷发了能直接把你烫熟!最后还得时不时的清洗锅炉,是水就有水垢(再纯净的水也有水垢)虽然用的是“软水”但时间一长水里的杂质就积累在锅炉的管道里,如果不定时清理,那锅炉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好在现在用的还是火管锅炉,清理起来还简单一点,再过个十年等水管锅炉开始普及了,那清理起来才叫头疼!

“你们两个小子又来晚了!怎么?又去偷看大姑娘换衣服了?”轮机舱的老大查利·高尔轮机中尉笑嘻嘻的对李俊荷和汤海凌开着玩笑。

轮机舱内一片哄笑,李俊荷和汤海凌顿时涨红了脸。

这简直是李俊荷一生的耻辱,前天风浪最大的时候,他和汤海凌晕晕乎乎的准备来机舱接班,可那时他们也是才上舰的第二天,根本就没有适应船上的生活,连船上的“地形”都没有摸清楚,走错门也就不稀奇了。当时他俩在船舱里摸索了半天,想找人问问路,结果一不留心就摸进了舰长住仓。大家都清楚,现在这个房间里住的是文雅怡文大小姐,本来这么冒失闯进去就够失礼的了,然而更不巧的是这位大小姐当时正在换衣服,结果……一世的英明毁于一旦啊!

天地良心他俩真是迷路了,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没用,拜此所赐李俊荷和那位大小姐的关系变得更糟糕了,她总拿有色眼光看李俊荷,而李俊荷也忍受不了他们在一块时的尴尬气氛,所以一般她的英语课李俊荷是绝对不去的,结果文雅怡又以为李俊荷故意和她过不去。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总而言之她越来越看李俊荷不顺眼,而李俊荷也越来越郁闷。

“好了!好了!玩笑到此结束!”高尔见李俊荷和汤海凌非常的窘迫,便出来打圆场,让闹哄哄的水兵们继续工作。

高尔中尉是个好人,既没什么架子也不像有些英**官那么硬邦邦的故作骄傲看不起中国人。而且他从来不会骂人,哪怕对方做得不对,他也是说:“嘿!伙计!看来你的方法有点问题,让我们换种法子再试试!”

船上的水手都喜欢高尔,大家都会亲热的称呼他老高,而不是长官什么的。说实话李俊荷还真是想不通,为什么老高和暴龙船长是同乡而性格差异却这么大?难道说坏脾气真是天生的?

当然李俊荷还有更想不通的,老高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还只是一个中尉,而暴龙却是少校了?为此李俊荷专门请教了他,结果让人惊诧!

李俊荷问:“老高,你在海军服役多久了?”

“大概有二十二年了!”他扳指头想了想说。

“那李德曼少校呢?”

“他?”老高摸了摸额头,“他大概也有十七八年了!”

李俊荷不可思议的问:“也就是说您的资历比他老?”

“当然!我可以说是皇家海军最老资格的轮机长了!”老高自豪的回答。

“那为什么您的军衔比他的低?”

李俊荷终于道出了心中的疑问,像老高这么开朗的人听了这话却明显的脸上一黯,过了老半天他才缓缓的告诉李俊荷:

“我是技术类军官,而李德曼少校是指挥类军官,在皇家海军指挥类军官待遇要比技术类军官好得多,而且升迁也快……”

听了老高的话李俊荷惊诧万分,这才知道原来在标榜民主自由的西方也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技术军官是皇家海军军官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来自手工业者或技术工人家庭,从小就进入工程学校和机械制造公司接受长期的工程技术训练,直到20多岁才能正式加入海军。他们在皇家海军中的地位远远低于指挥军官。同一军衔的技术军官的薪水比指挥军官低得多。除了高级技术军官外他们在军舰上没有独立的住仓和餐厅,只能在充满油污和煤灰的下层舱室里工作,更可怕的是他们永远没有指挥军舰的机会。

李俊荷追问道:“那怎么样才能当指挥军官呢?”。

“指挥军官们大多来自上流社会,他们都是那些新兴的工业主和贵族的子弟。”老高点燃烟斗缓缓的说:“首先,要当指挥军官,你必须拿得出一千英镑的学费,要知道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大概相当于你们五千多两白银!其次光有钱还不行,选拔指挥军官的遴选是非常严格的,通常要经过以一名海军上将为首的委员会的面试,你得让这些老爷们满意才行!最后,在这以后的两年多的海上学习生涯中,你得表现良好,这才能转为海军军官候补生,这样一直到大概在20岁左右就可以晋升为海军的正式军官了。”

“这样的话穷人根本就没机会成为指挥军官啊!”汤海凌在边上惊呼道。

“也不一定!只不过几率很小!”老高吐了几个烟圈笑道,“像你们的李德曼舰长,他家也很穷!”

“那他是怎么当上指挥军官的?”

“他很幸运的得到了一位海军高级军官的推荐和资助!”老高耸耸肩无奈道:“而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李俊荷和汤海凌在心里暗暗的诅咒着那位吃饱了撑着了的将军,你资助谁不好资助这头暴龙,真是瞎了眼!

“那位资助李德曼舰长的将军是谁?”汤海凌怒气冲冲的问。

“你好像对这位高级军官很不满啊?你该不会又琢磨着什么坏点子吧?”老高叼着烟斗神秘的笑了笑又说:“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谅你也没这个胆子打他的主意,这位军官就是你们的费希尔校长!”。

费希尔校长!听到这个名字李俊荷和汤海凌瞬时就蔫了,对这个老头他俩还真不敢造次。

“哗……”一阵大浪打过来,船身颤抖着向一边歪过去,李俊荷和汤海凌一不留神在煤堆里摔了个狗吃屎,在水兵的笑声中他们赶紧继续开始工作。

“水员们的状态怎么样?”德雷尔坐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向满眼血丝的李德曼问。

“糟透了!”李德曼叹了口气说:“70%的人都歇菜了,剩下的30%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这该死的风暴什么时候能停?”

德雷尔摇了摇头:“乐观的估计还有两三天,船没有问题吧?”

“除了首锚仓大量进水和损坏了几排护栏外一切都还算正常!”

“那就好!我想经过了这场风暴的洗礼,这些小家伙会更像一名正真的军人。”德雷尔笑了笑。

“嗯,我们还是看看风暴过后的训练吧!大卫,你知道的上面催得很紧,我们的时间无多啊!”李德曼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这几天可把他累苦了,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我们先去琼州岛,在那里进行一场小小的训练……这也是个难得的实弹训练机会……我们要充分展示出海军的威力……这是那位南洋大臣最迫切的需求……”

德雷尔和李德曼不停的在海图上指指点点,而李俊荷却完全不知道几天后就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网站地图